第13期 - 时间管理

看似什么都没做,但又被填得满满当当
第13期 - 时间管理 封面

第13期:时间管理

这一周回想起来,好像没干什么特别“惊天动地”的事,可是回头看看日历,整个人又有一种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感觉。

这周的博客封面就是我模糊化的macOS日历。老实说,日历那一格格的彩条比任何语言都更能体现“忙碌”这件事:基本上每天都有安排,有几天甚至可以说是满负荷运行。

不过,这套系统确实帮了我很大的忙。

我现在的“多账户日历流”

macOS 的日历软件一个最实用的好处,就是能把多个邮箱的日历系统整合在一起。我现在就同时维护着三个日历系统:

  1. 学校工作邮箱日历
    这个是大头,占去了我一半以上的事件,包括各种会议、学生汇报、教学安排、面试、行政事务……几乎所有正式工作都集中在这里。

  2. Google Calendar(私人)
    这里主要是生活相关、需要留意的事情,比如缴费提醒、医生预约、旅行计划,还有一些个人时间管理。

  3. 电脑本地日历(随手记录)
    像“明天订个超市外卖”这种临时想到、但又不想忘的事,我就直接记在本地日历里,方便又迅速。

这套组合拳的好处就是可以充分利用 iCloud 全设备同步

  • 家里的 Mac mini(主力机)
  • 办公带去的 MacBook
  • iPhone
  • Apple Watch

它们都会自动同步所有事件,我在哪儿都能看到我的日程和提醒。

说得夸张一点,这套系统真的是让我“忙而不乱”的关键。

记忆力这回事

以前我是真的靠记性过日子的。

那时候还觉得自己记性挺好——现在回想,其实不过是因为当时的生活高度单一,一周也就一两件事,很难忘掉。

但工作之后,事情变得极其碎片化,三十分钟一个任务、一天七八个上下文切换 ——

如果还靠记性,那只能说是对大脑太残忍了。

软件能做的事,就应该交给软件。

本周两件值得开心的事

虽然周中的忙碌让我感觉不到明显的成就感,但仔细盘一下,其实还是有不少值得高兴的时刻。

1. 拿到了一个 PhD 招生名额 🎓

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名额:全额奖学金 + 生活费(2 万英镑以上)

理论上国际学生也可以申请,应该会在最近对外公布。

希望能找到一个优秀又合适的学生,一起把项目做得扎扎实实。

2. 获得了教职生涯第一个小小的 Funding 💼

金额不大,但意义很特别。

这是我教职生涯的第一个正式 funding,希望这个项目能顺利推进,也希望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。